为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6月29日,机电工程学院组织“智·青春”大学生社会实践队,深入郑州市惠济区开展了2025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同学们先后探访了承载千年工业文明智慧的古荥冶铁博物馆、展现现代农业活力的黄河农牧场都市农业示范园以及镌刻厚重历史与肩负生态重任的黄河花园口旅游区,开启了一场融汇历史传承、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的学习体验之旅。

在古荥冶铁博物馆这座“汉代冶铁遗址的活化石”中,学生们被深深震撼。宏大的冶铁遗迹、精巧的出土铁器,生动再现了汉代“百炼成钢”的卓越技艺和规模化的生产图景。站在古老的炼炉遗迹旁,同学们不仅直观了解了古代冶铁工艺的完整流程,更深刻体会到我国作为钢铁大国的悠久历史底蕴和深厚技术积淀。这里每一块炉渣都印证着先人的智慧,激励我们工科学子要传承匠心,在新时代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惠济区黄河农牧场都市农业示范园。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现代化的农业种植大棚、先进的农业灌溉设施以及有机农产品种植技术。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如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等,这些高科技手段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保证了农产品的品质。学生们还亲自体验了种植、除草、采摘等劳动乐趣,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与喜悦。在与农民伯伯的交流中,学生们了解到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紧密联系,明白了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关键所在,也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增强了节约粮食、珍惜资源的意识。

同学们来到黄河花园口旅游区,站在黄河岸边,望着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花园口事件记事广场,同学们集体参观了黄河花园口掘堤堵口纪念碑和记事广场浮雕,重温了那段难忘的历史,体会了中华民族始终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接受一次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
机电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内涵,引导青年学子扎根中国大地,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