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本站首页

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家校共鸣 | 亲子沟通指南:确保爱的信号 始终满格

发布日期:2022-04-27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大学阶段,孩子逐渐走向独立,与家长的沟通也随之发生变化。然而,家长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依然至关重要,它是连接彼此心灵的桥梁,能让“爱的信号”满格不掉线,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坚实的支持。


一、倾听:搭建沟通的基石

倾听是有效沟通的起点。当孩子愿意与家长分享校园生活时,家长应放下手中的事务,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耐心倾听。在倾听过程中,避免中途打断或急于给予建议,而是让孩子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例如,当孩子谈到与室友之间的矛盾时,家长可以微笑着注视着孩子,用点头、微笑等肢体语言回应,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专注。同时,适当运用开放式提问,如“后来你是怎么处理的呢?”“这件事让你有什么感受呀?”引导孩子深入表达,从而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二、尊重:沟通中的平等基石

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成熟的人格,家长应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意识和观点。避免使用命令、指责等语气,而是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孩子交流。比如,在讨论孩子的职业规划时,家长不能强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专业或职业,而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探讨和交流,共同分析利弊,帮助孩子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尊重孩子的隐私也是平等沟通的重要体现,家长不应随意翻看孩子的手机、日记等私人物品,要给孩子留有足够的个人空间。


三、保持耐心:穿越沟通的迷雾

在与大学生沟通时,家长可能会遇到孩子情绪激动、表达不清或观点不一致等情况。此时,保持耐心至关重要。如果孩子在描述一件事情时逻辑混乱、重复啰嗦,家长不要急于打断或表现出不耐烦,而是要耐心等待孩子表达完毕,然后再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回应。当家长与孩子在某个问题上存在分歧时,如对某门课程的选择意见不一致,家长不能急于反驳,而是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理由,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理解其想法,然后心平气和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四、积极反馈:沟通的动力源泉

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能够增强孩子的表达欲望和自信心。当孩子向家长倾诉自己的成功经历,如在学校的社团活动中获得奖项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如“宝贝,你真的太棒了!你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我为你感到骄傲!”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其成就的认可。同时,即使孩子的分享是一些日常琐事或普通经历,家长也应给予积极的回应,如“真有意思,你能在校园里有这么多有趣的经历,真是太好了!”这种积极反馈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分享是被重视的,从而更愿意与家长沟通。


五、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让爱的信号精准传达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沟通偏好,家长需要了解并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有些孩子喜欢面对面交流,这样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到家长的情感和支持;而有些孩子可能更愿意通过文字交流,如微信、短信等,家长就可以尊重孩子的选择,在文字交流中注意语言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此外,还可以结合线上线下的沟通方式,如通过视频通话让远在异地的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同时利用线下相处的时光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


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爱的信号更有力量

家长要关注孩子在大学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当孩子遇到心理困扰时,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帮助。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应对方法,如焦虑、抑郁等,以便在孩子出现类似情况时能够及时察觉。当孩子表现出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降、社交退缩等异常行为时,家长要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其内心感受和需求。如果家长自身无法解决孩子的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如联系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或专业的心理医生。


七、共同成长:让爱的信号持续闪耀

家校沟通不仅仅是家长单方面的付出,也是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观念,从而实现自我成长。家长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在沟通中的收获和感受,如“宝贝,和你交流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以后我会更加注意自己的沟通方式。”这种共同成长的氛围能够进一步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让爱的信号在彼此心中持续闪耀。


在大学阶段,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是孩子心理健康和成长的关键因素。通过倾听、尊重、保持耐心、积极反馈、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关注心理健康以及共同成长等方法,家长可以与孩子建立起紧密而有效的沟通桥梁,让爱的信号始终满格不掉线。这样,孩子就能在家长的关爱和支持下,顺利度过大学时光,健康成长,追逐梦想,拥抱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