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勤工助学项目,作为学生资助体系的关键一环,为广大同学搭建了一个利用课余时间、以劳动换取合法收入、优化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宝贵桥梁。学校精心设置的勤工助学岗位,不仅是一个经济支持的平台,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阵地。为了树立典范,表彰杰出表现,激励学生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彰显劳动教育的深远意义,我们特别采访了勤工助学岗位上表现卓越的小助理们。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聆听他们的勤工助学经历与心得,感受他们在劳动中成长的故事!
郭美希:担任学院资助协理员的一年,是服务他人与自我成长的平衡之旅。资助工作严谨细致,关乎同学利益,我在反复审核材料、主动联系同学中学会担当,懂得真正负责是用心守护他人期待。勤工俭学不仅是工作,更是责任、沟通与协作的实践课。它让我褪去青涩,学会换位思考,磨炼细致品格,领悟团队合作的力量。这段经历宝贵,让我在服务中成长,在奉献中丰盈人生。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前行,让成长之路更加精彩。



张焕茹:初任资助协理员时,面对新领域,我满怀探索热情却也忐忑不安。起初担忧工作繁琐复杂,但在指导老师和学姐的帮助下,通过案例解析、流程拆解,我迅速掌握了资助数据核查、评审流程及材料归档等全流程操作,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我深知工作的重要性,坚持“零差错”准则,建立双重核查机制确保数据精准,同时定期研读政策以保持业务敏锐。未来,我将持续优化工作方法,力求在精准服务与人文关怀间找到平衡,让资助工作既规范严谨又充满温度。



燕洁怡:在办公室担任助理的勤工助学经历,让我在服务中实现了自我成长。每天清扫实训室,为同学们创造良好环境,这一过程锻炼了我的时间管理能力。这些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教会了我情境化解决问题的智慧。最宝贵的是,我深刻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每次看到实训室焕然一新,都感受到用心付出给他人带来的温暖。这段经历不仅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更让我提前领悟职场生存的真谛:责任与温度并重,方能在平凡中创造不凡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