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学院2019级旅游管理5班
学生:李燕琼
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21世纪20年代的大门刚刚开启,一场人与病毒的战争便悄无声息爆发了。1月23日,武汉封城的消息铺天盖地席卷而来,难以想象,武汉之前频频报道类似“流感”的病症,竟然会发展成封锁城市的严峻情况,同时“COV3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名称也第一次映入眼帘。在这个特殊时期,几乎所有人都闭门不出。但有这样一群人却挺身而出,逆流而上。与上前线的医护人员不同,李燕琼是在网上进行志愿活动。
李燕琼是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旅游管理学院19旅游管理五班的一名学生,是一名00后的姑娘。在疫情爆发后,她与一众青年志愿者们主动请缨,参与了郑州共青团疫情防控线上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具体事迹如下:
一、坚守初心勇担当,持之以恒重排查
李燕琼同学所报名的是“郑青春”春晚志愿者,因受到疫情的影响,活动不得不停止。“郑青春”志愿活动虽然停止了可青年志愿者在也在为疫情担心,网上有太多防疫的谣言,李燕琼同学与一众青年志愿者主动请缨,最终1.27日“绿城小红象,防疫再出发”志愿活动开启了。
李燕琼同学的主要工作就是打击网上关于疫情的谣言,通过在各个社交平台,例如微博,微信,QQ,脸书等转发链接以来打击谣言并把正确的疫情消息传播给人们。做到人人不信谣,不传谣。录制短视频为武汉的一线工作者们加油!李燕琼同学与青年志愿者的志愿工作又不仅仅只是如此。自发的向机构进行捐款虽然金额数目不大,但却也是小红象们的一片心意;在了解到一线的工作者们没有足够防护用具时而工厂又因为春节停工小红象们表示可以参加生产防护用具的志愿活动;一部分小红象主动报名参加社区的防疫工作,协助小区工作人员对所在小区住户进行信息录入、人员登记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做好居家隔离、秩序引导、分类筛查、物资代购等。
二、学习思想两手抓,授课防疫双重点
李燕琼同学1.27日在市团委周文君和刘磊老师的带领下,发布了第一条抗“疫”信息。疫情防控 青春有责——致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的一封信。各位志愿者分别利用自己的QQ、微信、微博等进行转发。刘磊老师说道:第一条的预热活动,目前10分钟,点击量上升600个。随后在不到两小时的时间,14:30到16:04分,共有9125人转发了这个消息...
直到4月2日,发布最后一条防“疫”信息。致全体郑州人的倡议书: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携手共建美好家园。我们的志愿者活动也拉下帷幕!从1.27日至4.2日,共76天。没有一天落下。
三、集中力量共防疫,师生同德树典范
通过这次志愿活动也让李燕琼同学收获的很多。首先推广防疫知识本身就是控制疫情的方法之一,且大学生作为一个互联网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在获取信息后(比如抗疫知识)可以迅速的传播出去。其次,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中坚力量,学习抗疫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深刻认识到祖国的伟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以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第三,就是人格的熏陶与培养。参加学习这个过程,可以使大学生参与进来这场战疫,而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关心集体热爱他人不是一两天能形成的,而需要一个长期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这也是过程之一。
经过这次的志愿活动,我明白了许多。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道理,明白了爱国的意义。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
四、众志成城,世界强国
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速度之快,威力之猛,使得世界不断聚焦中国防控疫情的成功经验,认为中国采取“最勇敢、最灵活和最积极的”严格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疫情,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战“疫”的速度、决心和力度是世界的榜样,应当学习中国的应对措施。中国有着非凡的基建和制度,迅速组织人力开展大规模的工程、建立“发热门诊”、迅速隔离感染者、鼓励在线医疗、关闭学校、为隔离在家的人们配送医药和食物等。科学技术成防疫急先锋,救援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用于防疫。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青年志愿者从未缺席,不论哪里有需要,我们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抗疫的最前线,有白衣天使的舍我其谁;“小汤山”的工地上,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忙碌身影;车间的生产线上,有夜以继日拼搏和年轻的汗水;社区、农村、交通卡点上,也有我们的足迹,或是投身一线消毒消杀,或是提供疫情心理疏导公益咨询,又或是忙碌于线上传递抗“疫”正能量.... “绿城小红象,防疫再出发”,我是郑州共青团疫情防控线上青年志愿者,不信谣,不传谣,“郑”能量从我做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华夏民族必然胜利。
供稿丨李燕琼
审核丨张凯迪
责编丨张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