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歌是山东省诸城市林家村镇的一名00后的女孩子,是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旅游管理学院19级旅游管理10班的一名同学。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本来想在老家好好的陪陪奶奶,在老人家身边尽尽孝心。疫情爆发之后,在村委会的号召以及家人的鼓励下,在奶奶家所在的琅古尧社会区龙治村报名了疫情防控志愿者,志愿服务期间受到村里的一致好评。
旅游管理学院2019级旅游管理10班
学生:刘凯歌
一、学习榜样勇担责
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悄然在湖北武汉滋长。初次报道甚少,种种未知引发了各方揣测,2003年非典当年骇人情形依然存留在许多人脑海中,恐慌与不安笼罩了整个中国,谣言更加野草蔓生。
刘凯歌同学所在的村里大年初一就开始封村了。村里大喇叭声响了起来,不要拜年,不要出门,不要走亲戚。还有要招一批义务志愿者。
刚开始她挺排斥的,感觉有危险。下午,看见村主任带着几位大爷在路上消毒,年龄都很大了,腿脚也不方便,她突然感觉应该做点什么。于是到了晚上的时候,她在村里的微信群里报名了志愿者防控。
二、志愿生活苦乐多
先是被村主任带着把村南北两个出入口防控点熟悉了一下。然后被带着到街上走了一遍,整个村里一共有八个消毒点,以八个点为中心往外辐射。下午,跟村委会的大爷一起站岗。村委会的大爷人非常好,为了活跃气氛就话家常。还说等到不用站岗了,都去他家吃饭。
第二天,她就开始跟随大家每天七点钟跟去街道消毒。主干道用自制的消毒车。家家户户之间的小路口,她背着喷药壶(就是地里打农药的那种),每天八点钟负责在南路口拦截过往车辆,劝回返乡人员。曾经有一个面包车,非要硬闯过去,那必须要拍一下车牌照,她努力说服车主填写一下登记信息。车主可能是比较急,所以说了一些难听的话。她感觉委屈,但是想到是为了工作也就不那么难受了,毕竟这是她的职责。
令她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那一次村主任要外出开会,值班时因为没有写清楚外出事由,并且没有按时记录。交表的时候出现了错误,被村主任狠狠地批了一顿,被责怪不知道上心、不知道轻重。无论是谁都要按时记录,并且要有理有据。当时真的被吓到了,但是后来真的是感觉很敬佩。疫情防控这种事情真的很重要,要认真认真再认真,是村主任教大家要以身作则。
三、持之以恒受称赞
她有时候会跟着去挨家挨户收体温表,(大部分都是在微信群里报,有一些老人不会用微信),村里有两个从武汉回来的人,名单上报镇里,而且要每天两次给他们测量体温。晚上需要负责统计微信群里每家每户报生活用品单,但是有一些老人不会用微信,所以要和大家一起在收体温表的时候问一问老人需要什么,然后买的时候帮忙一起带回来。
有一次去村西头盲奶奶家测量体温填写日报表,测量完体温并且由她代替奶奶写完之后,奶奶进了里屋,拿出来一幅棉手套。颤颤巍巍的递给了她,然后对她说:“识字班(方言里是小姑娘的意思),我也没有什么好东西给你,看你天天给我做这做那,我也没有什么好东西,自己缝了个棉手套给你,一定要收下,不然俺就再也不许你来了”。很多爷爷奶奶在带她去家里时,会抓一把糖或者是一把花生,让她路上吃。
她觉得自己做的这些事情真的很小很小,与那些奋勇在前线的志愿者相比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但是爷爷奶奶们真的让人很感动,村东头老大娘塞到她手里的鸡蛋,二爷给蘸的糖葫芦,还有村委会大爷烧的开水和茶,还有很多很多。
四、抗疫成长回忆甜
虽然现在已经解封了,她也早回家了。但还是喜欢大家在一起忙的时候,还是会记得跟村委会大爷们站岗的那些日子,还是会记得每天晚上对着群消息仔细检查生活用品的时候,还是会记得测量体温时那些真诚的笑脸,还是会记得去收日报表的时候爷爷奶奶的一碗热茶,还是会记得村主任的极不标准的诸普广播,还是会记得那些忙碌但有意义的日子。
90后在担当中成长,00后也是。一样都是“学着前辈,勇往直前”的模样。这场抗疫战是时代给青年的一份答卷,鲁迅先生说过,愿中国的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向上走,有一份热,便发一份光,不必等待炬火。此后若没有炬火,他们便是唯一的光。
供稿丨刘凯歌
审核丨张凯迪
责编丨张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