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学院2017级旅行社1班
班主任: 王莹莹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应该充满祥和欢乐的节日气氛,王莹莹作为班主任,第一时间在班级群发去问候,安抚实习在外的学生,为学生们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线,同时也让学生们知道:我们不能拿别人的“负重前行”,为自己的“岁月静好”买单,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同心协力、共抗疫情。
一、“疫”缕阳光暖人心
疫情的变化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当她得知新型冠状病毒悄然从武汉蔓延,波及全国时,她开始担心起来。因为她是17级旅行社班和19级导游一班近一百名学生的班主任,17级的孩子正在旅游行业一线实习,正值寒假高峰,他们每天都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19级的孩子们很多都处在河南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还有几位同学利用寒假去江苏、上海等地做寒假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班主任,她第一时间联系到在岗的学生,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工作现状,并嘱咐他们注意防护措施,对于在家的学生们,她也会劝导大家不聚餐、不走亲访友,加强防护。随着旅游行业的停止营业,省内的实习学生都陆续回到家中,但是省外景区的实习学生还继续留在原地。由于正值新年,很多学生第一次在外过年,心里会很落寞,为了消除他们的恐惧和顾虑,她经常会和留守在实习单位和在外地打工的学生聊天,叮嘱他们注意身体,保护好自己,虽然屏隔屏,但她仍然希望他们能够感受到旅院的温暖。
二、“疫”不容辞树信心
由于责任,她时刻牢记一名人民教师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从疫情开始时,她的“休假状态”就进入到“战时状态”,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两个班级群里询问每位同学的身体状况以及是否有移动的情况,每天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不出门、勤洗手、戴好口罩”,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及时完成系部的零报告、日报告,每天的叮嘱、每天信息的收集已经成为了生活的重要项目,因为她知道每一次叮嘱都是健康的保证,每一条信息的统计都是在为抗疫助力。由于每一项工作的背后,每一个上报的数据,都要求及时准确,所以就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当看到一个个“无异常”“无移动”的回复时又觉得十分庆幸和欣慰。只要学院发布防控文件或者看到有关病毒防护的官方消息都会及时的发送给学生们,做一名合格的普及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员,传播正能量,要让所有学生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并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三、“疫”如既往守初心
特殊时期,特殊使命,她也积极响应学校“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在课堂中把疫情当成教材,用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阐释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希望他们用心、用爱、用情凝结起抗疫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与祖国共成长。线上授课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全新挑战,因为无法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这就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们上课的效果,她在最短时间内熟练掌握了职教云平台、QQ分屏、腾讯课堂等多种线上授课方式,并寻找最优化、最便捷的直播平台,以网络直播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线上授课。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她积极查找有关课程的最新资料,针对上课时的每一个环节设置反复推敲,每一张ppt的制作也都进行多次调整,课堂中签到、讨论、连麦、投票。。。一个都不能少,为了解决信号不好的问题,她还专门安装了个覆盖面大的路由器,确保网络信号在每个房间都能到达,做这些只为让学生们能顺畅的在互动中有所收获
爱是责任和担当,爱是给予和奉献。她就是坚守在“防疫战线”上的一位普通教师,这个假期虽然忙碌却充实,虽然辛苦却幸福,因为心中涌动的那股强大和温暖的力量会一直指引她前进的方向。她始终相信乌云遮不住太阳,阴霾终究会散开,疫情无情、教育有爱,她会继续用一颗坚守的心来诠释疫情防控中温暖的教育守护,让我们共同期待相聚在美丽校园的那一刻早日到来!
供稿丨王莹莹
审核丨张凯迪
责编丨张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