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2012级新生班主任请注意:为构建酒店管理系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逐步建立健全辐射到每个班级的学校心理健康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预防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减少校园危机事件,做到提前防范、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及时疏导。
逐步建立健全辐射到每个班级的学生心理素质拓展体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优化、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特设立班级心理委员一名。要求担任心理委员的条件包括:
1. 在学生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 热心班级心理健康工作,具有服务意识;
3. 对心理学感兴趣;
4. 为人乐观、开朗,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5. 善于与人沟通,具有一定的文字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心理委员的职责包括:
1. 反映班上同学的心理需求及对中心的建议。
2. 观察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同学中若有人出现以下情况随时与辅导员及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联系:行为表现异常以及特殊的学生,如经常迟到、旷课、哭泣、莫名其妙微笑、离校等;发生了特殊灾难,如家里发生火灾、重大伤亡等。
3. 对身边的同学的一般心理问题,能起到倾听、开导以及舒解作用,提供基本专业的心理帮助。
4.协助辅导员照顾班级中有心理问题、特殊行为和适应不良的学生,作好汇报、观察等工作。
5.能主动、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班级良好精神氛围。积极向同学传递学院以及系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信息,鼓励同学积极参与。
6.协助学院以及系部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做好心理辅导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
7.协助学院以及系部心理辅导资料的出版以及发送工作。、
8.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心理委员培训,并努力成长为朋辈辅导员。并在班级中实践所学知识与技能,为同学服务。
心理委员的权利包括:
1.作为班委成员,享受班干部待遇,每学年进行考核,依据系部所反映的情况及本学年工作,在班级心理委员的综合素质测评上酌情加分。
2.可优先使用心理咨询中心现有资源(杂志、场地及设备等),优先参加心理咨询中心举办的团体辅导活动、培训班或其他活动。